String quartet no.11 in F minor mvt.4
結構:
導奏、A、B、A+、B、A、Coda
咱們的樂聖貝多芬一生當中有三個永恆的愛人,這首莊嚴的第四樂章為什麼被拿出來討論?因為當時我們貝老在寫這首弦樂四重奏時,聽到他愛人要結婚的消息時百感交集,他的感受表現在這個樂章之上,導奏在進入A段時是很美的,一聲聲的嘆息,已經很接近舒曼了,也就是開始踏入浪漫時期的邊界,與A段不斷交替的是短短的,僅有兩個樂句的B段,第一小提琴宛如像旋風一般打轉的音型,充滿著悲愴與熱情。A段結束之後進入尾聲,音樂的表現如同我們人的轉念一般,在哀傷的瞬間豁然開朗,眼前是開闊的視野、是康莊大道,就如同艾格蒙序曲一樣,最終是以大調結束。貝多芬永遠不會將自己放在困頓的地方,他深信,只要面向陽光,陰影就會背向我。
---我叫做曲目與曲目間的分隔線---
Piano trio no.2 in E flat major mvt.2
結構:
1、2、Coda (呈示)
1、2、Coda (再現)
本樂章沒有發展部